众友团十三的庆典演出的时间恰巧在一个京津两地演出旺季档期,前前后后有北京王玥波工作室成立的庆祝演出,天津管新成的专场,马六甲的专场,西岸相声会馆两位电台力捧的青年演员专场,后面马上会有“走出去的相声节”全国巡演——众友的演出是十三年庆典的名义——不是什么重要的或者好彩头的年份,总之冷眼看去,这演出卖点不多。
我到的并不算早,提前半个多小时,谦祥益的园子还并未上座,貌似冷清。上楼和史兄、肉肉、松鹤闲谈几句,开场前10分钟左右再下楼,八成座。而且这场的观众并不过分吵闹,貌似大多就是为听众友而来,不像那几场青年专场,捧角的为主,少部分听活。
管新成开场《三打白骨精》。这是短期内第二次听他这段节目,上次听后我对当场他的表现评价是:近年来我听过最好的快板没有之一。这次的评价肯定不如上次了,但也很不错,当然后来返场时小管向观众致歉才得知他正好有些感冒身体小恙,也就难怪了。其实我也没指望管新成跟孙杨赛的,一下水就破世界纪录,每场都是“最好,没有之一”,不可能。不过管新成应该算稳定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了,这就有了类似体育比赛中所谓的“强队气质”了,有水平的因素,有自信的因素。水平是量的积累,是前提,自信的突破是促成质变的直接诱因。对于小管而言,这个直接诱因会不会和演了电影有关?
第二个节目侯博山、陈鹏《六口人》。我对这二位青年演员比较眼生,但他们一上台,我就觉得逗哏的侯博山很像梁家辉!当然不是《情人》或者《东邪西毒》里的梁兄了。剃光头青头皮的小侯很像《火烧圆明园》里生日当天闹肚子的咸丰——没多久就驾崩了。这不全是玩笑,确实有些形似。陈鹏面相很有人缘。别小看长相,相声相声,相貌很重要。可惜这对先天貌相很有特点很适合说相声的青年演员水平一般,语气和节奏掌握还有差距,对包袱的串联和使用还显得不够自然。《六口人》这样的作品皮薄,但侯、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台下观众注意力开始分散,其实我看在观众分神之前侯、陈早已经走神了,特别是侯博山,眼神多次游离,和台下某一角落的部分观众过多交流,牵扯他的注意力,演出效果不佳和此有一定关系。
第三个节目从开始检场的就与众不同,场面桌上添了好多零碎,甚至还有小喷壶,到报幕的出来,观众发现是管新成,好奇心更重。其实提前披露的节目单倒也泄密,因为报幕员王帅的节目所以小管报幕不为怪。直到张尧上场说了几句台词,我才想起来这段《最佳顾客》就是当年单联丽、赵伟洲表演过的那段。这个作品还是不错的,属于表演相声,更像一段以台词为重点的小品,但对表演很为吃重。我始终认为舞台剧表演难过影视,小品表演难过舞台剧大戏,表演或者叫化妆相声要难过小品,原因就是表演的辅助手段越简单,难度越大。而这两位年轻演员很显然还胜任不了这样的难度,原作的包袱口效果都没有出来。舞台表演要么不动,动必须到位,以有限的舞台塑造无限的生活,抽象的模拟刻画具体的形态,这些都对演员的形体造型和动作表现有很高的要求。如果打分的话,这段节目我给50分,不及格。
单从前三个节目看,演出效果很一般,距离我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差距,当然,俗话说得好,前三出没好戏,可后面能逆转吗?我开始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出现了。 |
小棒槌 发表于 2012-8-24 01:14
刘、谷《瘦身传奇》属于现时比较典型的新相声风格,没有梁子,也就是没有明确的作品主题和故事情节主线,只以“减肥”这个抽象的概念作为所谓的线索组织、串联包袱。作品没有什么深入评价的价值...
Archiver|中华相声
( 备案号:粤ICP备05083239号 )
Copyright©2001~2019 中华相声,致力于相声文献收藏与作品评论,追求理性立场和独立品格的民间公益网站。
GMT+8, 2019-2-18 04:10 , Processed in 0.125488 second(s), 24 queries,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