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是一则常用的垫话,很多相声演员都用过: 甲:我才念过二年书。 乙:要是二年勤学也还凑合。 甲:说二年不够二年。 乙:怎么又不够二年呢? 甲:我闹了些日子病。 乙:病了多少日子? 甲:一年零十一个月。 乙:才念了一个月的书哇! 甲:还逃了二十九天学。 乙:才一天! 甲:那个月是小尽。 乙:合着一天没上!
这里的“小尽”是农历对小月的称呼。在农历中,规定大月为三十天,小月为二十九天。唐 韩鄂 《岁华纪丽·晦日》“大酺小尽”原注:“月月小尽、大尽。三十日为大尽,二十九日为小尽。” 宋 朱敦儒 《小尽行》:“ 藤州 三月作小尽, 梧州 三月作大尽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九回:“原来那个三月,却是大尽。” “甲”说在小月中逃了二十九天学,“乙”因此得出结论“一天没上”。
由于现在的观众对农历不太熟悉,有的演员为了演出效果将台词改为:
甲:还逃了二十九天学。 乙:才一天! 甲:那天是礼拜(天)。 乙:合着一天没上!
这样改动后观众容易理解、包袱容易响,但仔细琢磨,此说法却有些不合理:如果礼拜天不需要上学,那么一个月至多需要逃学二十六、七天(不论公历还是农历),不需要逃二十九天;如果礼拜天需要上学,那“那天是礼拜天”则不能得出“一天没上”的结论。
农历的“大月”、“小月” 、“闰月” 农历一个月为朔望月,即月球运动到相对地球和太阳相同关系位置上的周期。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29.5天,因此农历规定大月为30天,小月为29天,一年中哪个月大,哪个月小,年年不同,由计算决定。例如:
农历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,即平均每年约354.4天,比1回归年(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)短了近11天,因此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来保持与回归年的同步,增加的这个月为即闰月。无闰月的年份为平年,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年,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。通常19年中有7个闰月,即19年中有12年是平年,7年是闰年。 (具体的计算方法及更多的农历知识,可访问中文维基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农历 及百度百科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5163.htm ) |
Archiver|相声文海
( 备案号:粤ICP备05083239号 )
Copyright©2001~2018 中华相声,致力于相声文献收藏与作品评论,追求理性立场和独立品格的民间公益网站。
GMT+8, 2018-4-21 16:00 , Processed in 0.354905 second(s), 18 queries,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