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志明先生的全本《大保镖》中出现的“念疃,抛闪了!”众所周知,这是相声艺人的行话。而且,不是一行一套,有很多相同的地方,其他行当的,像戏曲演员,尤其同属曲艺行的杂耍儿艺人好象都懂得这个,这一整套行话——“春典”。 艺人说行话,就叫“调坎儿”,所以相声中甲刚说了一句行话,乙接着就说:“嗨!就甭调坎儿啦!”,意思就是“嗨!就别说黑话啦!” 关于“疃”字 江湖艺人的“春典”里,管相声叫做“疃春”,评书叫“疃柴”。但是至于正字是什么,谁也说不清楚。皆因江湖艺人识字的居少,不识字的居多,所以虽然叫“春典”,但是绝不是什么“词典”,想起哪句了现翻书查查,这可没有。后来解放了,艺人这套保护自己的春典也就逐渐失去其本身的价值而成为“糟粕”被扬弃。但是作为历史资料,却有把它保留下来的必要。在《一百年的笑声》中有短暂的介绍,画面中出现了“团春”的字样,还有记作“喘”、“抟”的,但是正音不是“团”,而是tuan(三声)。珍贵的曲艺史料《江湖丛谈》当中也是使用“团春”、“团柴”的字眼儿。不过在“中国相声网”中用的是“疃”字,所以在我以前整理过发表过的《大保镖》文本里我采用的是这个字。 “念疃”就是“别说话”,“抛闪”就是“拉屎”的意思,而“闪”在春典中则表示人的肛门。由于地区和人的差异,再加上这些“春典”大都是口头流传,所以也存在着差别。譬如:“抛闪”这句还有叫“撇山”的,从读音上分辨就比较接近,可是解释却另有“深意”,撇山——人在出恭的时候向下排便,像不像“撇下一座山”?哎,这就叫“撇山”了。 总而言之,这些东西对于现代人是毫无意义的。只不过,大家整理文本时有可能遇到,但搞清楚一句半句就成了,没有必要深究。现在有些年轻的演员爱研究学习这个,我想是不可取的。 ——笑面小生 |
Archiver|中华相声
( 备案号:粤ICP备05083239号 )
Copyright©2001~2019 中华相声,致力于相声文献收藏与作品评论,追求理性立场和独立品格的民间公益网站。
GMT+8, 2019-2-17 13:22 , Processed in 0.419306 second(s), 17 queries,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, Gzip 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