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味大侠问:高德明的《揭瓦》里,闷三爷的一盟把兄弟里有一个鹞鹰胡同抓五爷,侯老和李伯祥的《交地租》里也是要去鹞鹰胡同找抓老爷,不应该是巧合吧?估计还有一些老段子有这种呼应,可惜没传下来。 2005-7-5
答:
相声演员编排人名地名时也要幽他一默,“坛子”胡同就得姓闷,“鹞鹰”胡同姓抓最哏儿,提“仁和车场”就是刘四爷。刘宝瑞先生段子里人名就更生动了,智多星、花园泉、贾行家、满不懂、窝囊废……不胜枚举呀! ——东皇太一 有同感——比如传统相声中一提到豆腐坊就有常常张老德、李老万这两个人名出现。 ——君子剑 豆腐坊掌柜的您给忘了——侯老青,侯耀文的本家前辈!
闷三爷的几个把兄弟,我一直弄不明白。蒙楼主指点搞清楚了鹞鹰胡同抓五爷,还有几位,请大家指点: 坛子胡同——闷三爷 我的疑问——“尜儿”干吗要“逮(dei)”? 小时候的娱乐方式:尜尜儿、弹玻璃球、火柴枪……所以尜尜儿我不生疏,我还曾经是个制尜尜儿高手,圆木砍削而成,上面不需要尖,平的,底尖上装上一个钢珠,一般是自行车里拆下来的,旋转起来飞快。一般冬天玩,地硬,打尜尜儿身上还能出汗。后来上学知道学名叫“陀螺”,“尜尜儿”是俗名。 有种食物也叫尜尜儿,就是棒子面薄饼,刀切成菱形,两头小,中间大,煮汤,连粥带尜尜儿,解饿又解渴,合称尜尜儿汤。于宝林老先生在《哭四处》里学街坊怒斥陈世美:“大老远亲戚来了,别说吃好的,哪怕来顿尜尜儿汤……”
——海客 我的看法啊,这几个姓氏都是和前面的胡同儿名字配套抓哏来的。
“坛子里边可不得闷着么!”这是张文顺先生给郭先生捧《揭瓦》时候儿的原词儿。 簸箕和撮土的“撮”这个动作配套,鹞鹰可不是得“抓”么。 尜儿就是海客说的那种木头做的小玩具,实际上就是个小陀螺么。dei 在北京土话里边是“打”的意思,特别指用比较长、细的棍子或者鞭子抽打的动作。尜儿我们小时候儿也玩儿,我们管那个叫“汉奸”。尜儿转起来不是靠手转动的,是拿一个小棍子,上边系一根绳子,一米多长,做成个小鞭子。玩儿的时候把绳子缠在尜儿上,一抖,它就落到地上转起来了。等会儿它转得慢了,就用这个小鞭子抽尜儿的下半部,马上又转动得快起来了。要不这个活动怎么叫“抽汉奸”、又叫“dei 汉奸”呢。 我还记得呢,尜儿转得慢了,小朋友们还提醒呢,“赶紧再dei 一下,别让它倒喽!”所以说这个尜儿和dei 还是个配套的关系啊。 ——lee560 这一盟把兄弟终于凑全了。 尜儿胡同——打dei二爷 替闷三谢诸位了。 ——五味大侠 |
Archiver|相声文海
( 备案号:粤ICP备05083239号 )
Copyright©2001~2018 中华相声,致力于相声文献收藏与作品评论,追求理性立场和独立品格的民间公益网站。
GMT+8, 2018-4-21 15:42 , Processed in 0.136484 second(s), 17 queries,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, Gzip On.